汲古贤智慧 育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发布者: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4-10-31浏览次数:37

在逻辑学学科的发展长河中,长久以来存在着“李约瑟难题”,认为形式逻辑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失的。同时,逻辑学史上历经百年考验的“罗素悖论”、“意外考试悖论”等,根据西方逻辑学体系的推理规则和公理系统也无法给出正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或许正是对前者解释和后者解答的突破口。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构建新时代语境下逻辑学教与学的方法论,是我们亟需主动作为的课题。

古今对话,实现课堂内外联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历史典故、经典人物等,随着时间流逝能够经久不衰,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成为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记忆和基因。课堂不仅是学科理论的阵地,也是每一位学生的人生驿站。用经典人物事迹养分学生充电,为未来的人生和职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逻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责任。

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曾游历多国,历经千难万险前往印度学习《瑜伽师地论》达五年之久,学成归国后主持编撰《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特别是印度因明逻辑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西游记》的故事也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叙事,通过将西游记角色以动画形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课堂上,既为假言命题及其推理这一知识点的讲授增加了趣味,也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创设各式各样的假言命题推理情境。学生作业中脑洞大开的设计,结合元宇宙元素、无人机取经等方式,在课堂上展开思维碰撞,为后续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虚实结合,构建知识前后联系

逻辑教育教学具有明显的抽象化、形式化特征,因此极易远离生活、远离实践,在学生群体中无法引起共鸣。如何将形式逻辑中的符号变成可触摸、可感知的实体,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动化,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媒体报道、商业合同及法庭辩论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逻辑知识。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中以逻辑谬误的形式,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反对新思想、反对改革和毁谤革命者的荒谬言论。学生通过小组共同任务的形式,完成传统词项逻辑中对三段论推理规则的探讨,同时也增加了对谬误与诡辩中形式谬误的认知,为后续内容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图为学生课堂上围绕《论辩的魂灵》做小组任务讨论)

云旅游软件“云游中国”与大学生特种兵旅游经历在教学中相得益彰,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叹为观止的中华古建筑如河北赵州桥、西安小雁塔和山西应县木塔等渐次呈现,教学内容中因果推理的穆勒五法出现在学习任务中,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求同、求异等方法如何构建,为后续章节中科学说明的归纳-统计模式学习做好铺垫。

依据知行合一,引导师生学思相长

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习惯养成是循序渐进的,在学业评价上既要注重过程性考核的全面性,也不能忽视结果考核的客观性。过程性评价的体现形式多样化,重内容轻形式,重质量轻数量是主要指导思想。比如学生可以用参加学校演讲、辩论或者组织活动的策划方案等代替某次课程作业,作业形式不限于文本、视频、声音、动画片段等形式。以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伦理、传统医学、传统历法等为载体,设计逻辑推理题目,实现学思用贯通,完成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的迁移。

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中华传统逻辑经典事例和著作的引用,考核中涉及《论语》、《墨经》等经典文献中的逻辑思想,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逻辑论证,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感悟,考察学生对于逻辑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将思政育人目标细化于考核指标中,探求传统文化智慧能否对构建中国自己的逻辑学体系提供新思路新角度,对回答西方经典逻辑悖论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逻辑思辨资源,无论是墨家的名辩、论语的论证,还是诗经的类比联想、易学家的逻辑理论,其中既有形式逻辑的大量陈述,也有中国逻辑思想的方法论价值。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课程思政资源,将这些课程思政要素融入逻辑学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专业学习和传承中华文脉相统一,个人成长和秉持家国情怀相一致培养出既有专业素养又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


(图为学生展示分享历史典故中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