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热潮中,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一群学生化身基层治理“探索者”,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他们以苏州工业园区某街道为实践对象,开展为期一年的“如何打好基层社区破题治理‘组合拳’——对苏州某街道进行跟踪调查研究”项目,此项目为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该项目由管理学院杨静娴、诸莹同学主持,沈欣、孙诗宜等同学为成员,所有同学均来自行政管理专业,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组成了一支活力满满的基层治理研究小分队。在指导老师的助力下,团队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拿下省级立项,开启了这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
项目启动后,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像“侦探”一样收集往年资料,又借助线上调查广泛“撒网”,还积极联系社区,一番操作下来,社区治理的基本情况被摸得透透的,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完成。
图1 项目组成员沈欣与居民交流记录现场
在实践环节中,项目组长杨静娴积极协调,开启了基层调研的环节。小组成员积极深入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唠家常、聊问题,诸莹根据调研情况,精心撰写了第一次调研报告。此后,团队持续关注社区动态,及时反馈建议。有了首次的经验积累,第二次实地调研开展得更加顺利,杨静娴主笔完成第二次报告。沈欣则把两次的成果进行整合,形成最终报告。孙诗宜和其他同学还结合文献研究,撰写并发表了学术论文,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理论和实践方案。
图2 社区议事现场
此项目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深入社区开展调研发现。当前我国社区治理正面临新形势、新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居民的需求已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品质生活转变,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特点:老年群体对居家养老、医疗康养服务需求迫切;年轻家庭更关注托育服务、社区教育;新业态从业者则对灵活就业支持、共享空间等有更高期待。在治理手段方面,社区推进的“智慧社区”建设通过政务APP、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数字化手段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但同时也面临数据壁垒、老年人数字鸿沟等挑战。调研也发现,城乡之间、新旧社区之间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老旧小区在适老化改造、停车管理等方面问题突出,同时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针对以上内容,项目打造的 “议题共商、问题共解、专题突破、主题深化” 协同机制,让社区治理大变样。多元主体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一起讨论社区大小事,遇到问题齐心协力解决,复杂难题成立专项小组集中攻克,还把好经验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这一机制让社区议事效率大大提高,民生服务资源整合得更合理,矛盾纠纷少了,社区自治活力被彻底激发,居民、政府、企业都能从中受益,成功打破了基层治理的 “碎片化” 困境。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此次省级大学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成果不仅为基层治理贡献了专业智慧,更为团队成员的学术研究积累了宝贵素材,未来可进一步深化为毕业论文等成果。同学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通过传播治理经验、优化差异方案,持续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添砖加瓦”。他们坚信,在行政管理专业理论与社区实践的双轮驱动下,基层社区必将焕发新活力,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切实提升,最终实现“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这段实践经历,既是专业学习的生动注脚,更是扎根基层,青春报国的有力见证。
文字:22级行管1班沈欣 诸莹 孙诗宜
图片:22级行管1班杨静娴 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