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教师参加2025年(第九届)物流专业青年教师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研修班

发布者: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0

2025年5月1618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第九届物流专业青年教师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研修班在江苏南京市顺利开班。本次研修邀请了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重要期刊主编、高级编辑、资深教授和知名青年物流学者,围绕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产学研合作、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学术科研、管理科学领域项目申请与论文撰写等进行分享交流。管理学院明惠、吴雪婷老师参加了此次研修。

本次研修旨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物流专业青年教师教研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职业院校物流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建设。研修开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院长邱玉琢教授为此次研修班的开展进行致辞。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委员兼青年教师工作组组长、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系系主任、讲席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刘伟华教授在主持此次研修班召开的同时,对高校青年教师论文科研写作困境、科研资源获取渠道、科研写作机会与机遇、方法创新等方面发表了个人见解,并进一步阐述了此次研修班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物流行指委副秘书长李俊峰围绕AI for science 讲解了AI对科研范式的帮助、AI在科研中的角色进阶及转换、AI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以及提出对未来科研会更加偏向企业需求,要用开源的方式去进行科研的看法。

紧接着,正式进入此次研修阶段。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罗尔斯商学院教授严婷婷站在一位主编的角度,对在顶级实证SCM期刊上发表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主要包括如何保证选题新颖,怎么寻找真正的理论空白、怎样做理论贡献、怎样处理建模与数据等,并进一步以自身经验为例,给大家分析了如何看待同行评审意见、碰到了难处理的R2评审专家、遇到看不懂的审查建议、遇到完全反方向的审查建议、不合理的审查建议等,该如何从心理上、策略上、行动上进行处理等。最后还围绕AI带来的科研原创问题,以SCM期刊为例,讲解了如何在论文写作中正确使用AI工具。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伟华教授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的选题与实践》为例,以所带团队写过的三个主题--多级易食用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盒马鲜生的补货问题、京东平台经济为例,分别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模型描述、具体决策与分析过程、最优决策、问题背景等角度逐一以例说明如何结合实践进行有效选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俊以《数智时代下随机建模与仿真优化研究的一点选题体会》为题,从个人研究概览、不同阶段的选题(博士期、工作初期、工作5年后)角度,以自身科研情况为例,谈了自己对科研选题的看法。并进一步从选题的导向逻辑及案例的角度去以案例为例,深化大家对选题角度、选题方法的理解。最后,作为期刊副主任,罗教授还进一步为大家介绍了《系统管理学报》在物流领域的选题需求等。东北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健以《AI时代管理研究新机遇数智驱动与数智情景》为题,围绕“好的管理学学术研究的特征、管理研究成功的核心要素、AI时代管理研究的新机遇、数智情景下的新问题、数智驱动的选题策略与实践”这几个方面,结合实际论文发表案例,为大家进行了主题的深入讲解。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下文良围绕《如何产学研结合开展有价值的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相关研究》,从“创新引领产学研合作、需求对接与研究实践、合作研究方向与建议、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四个方面,结合丰富的案例实践,为大家生动阐述了如何站在高校教师角度进行产学研深入融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年首席教授、博导、执行院长薛巍立以《浅谈管理科学论文写作和发表》为题,从“研究概述(框架、类型、特点、价值)、研究选题、研究方法、论文写作观念、论文各部分写作要点技巧”等多个角度,给大家分享了论文写作和发表的经验技巧。最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培训部副主任黄颖以《人工智能助力教师科研新范式》为题,从科研范式的发展阶段、AI for science 的显著特征、AI的未来前瞻性研究三个层面给大家带来了精彩分享。 

研修结束,各位与会专家还为参与此次研修会的青年教师们颁发了第九届物流专业青年教师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研修班结业证书。

  AI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再注新力量,也为我国物流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灵感。本次研修会为物流届的学术研究搭建了非常好的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此次研修,参会老师们也更好了解到了物流学术领域的发展新趋势、新成果,学习到了论文写作经验及技巧。本次研修会的参加为物流管理教师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开了新思路、新视野,也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