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摆贝苗寨:数字技术赋能古村落保护与文旅融合创新实践——管理学院优秀大创项目展示(六)

发布者: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0

面对传统古村落消亡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挑战,贵州榕江·摆贝苗寨启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通过数字化保护+产业化开发双轮驱动,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为全国传统村落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方案。

  项目首创数字模拟修缮系统,利用卫星定位与传感器实时采集古建筑数据,通过AI算法构建三维立体模型,精准定位修缮部位并预测建筑剩余寿命,实现最小干预、最长保质的科学保护。同步建立的古建筑电子档案完整记录历代修缮历史,通过智能提醒功能确保修缮时效性,构建起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闭环。
  
实践层面,项目打造沉浸式苗寨体验文旅模式,将苗族日常风俗转化为可参与的旅游场景,建设世外桃源主题景区。非遗产业方面,创新推出定制化蜡染刺绣社群,突破传统花鸟图案限制,开发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个性化设计;同步打造苗寨特色民宿品牌,从建筑装饰到餐饮服务全链条植入文化元素。
  
项目设计摆贝苗寨吉祥物IP,通过微短剧、短视频互动、文创产品包装等多渠道推广,塑造文化品牌符号。更成立乡土人才培训中心,系统培养直播带货、非遗技艺传承等复合型人才,实现文化传承-技能提升-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项目试点期间苗寨游客量同比增长40%,非遗产品销售额突破200万元,直接带动120户村民就业。

该项目通过保护-开发-传承三位一体模式,既守住中华农耕文明的精神基因,又激活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为破解保护与开发矛盾提供了数字时代的解决方案。业内专家指出,这一实践或将重塑传统村落振兴的价值链,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存走向活态传承。